萌朵百科网

Good Luck To You!

中华传统故事_10个中华美德故事简短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说宋国有个喜欢养猴子的人,他常常省下自己的口粮喂猴子,不久家里的粮食所剩无几,他试图较少给猴子的食物供应,便于猴子商量道:”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好不好?“猴子们听了都站起来,十分生气。过了一会他改口说:”给你们旳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行吗?”猴子们听了个个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哪些原理呢?

  ?

  第一,这个故事中养猴子的人减少口粮喂猴子,显然是数量上的一种变化,我们哲学里称之为量变。量变会促成质变,减少口粮能让猴子和这个人生活的更久。

  ?

  第二,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第三,这个故事中,不仅仅是数量变化的量变,还体现了一种次序变动的量变促成的事物的质变。宋国的人和猴子商量说早上喂栗子三个,晚上四个的时候猴子不乐意了,于是改口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于是猴子非常高兴。显然这次改口就是对次序安排上的变化,量变导致质变。

  分析出质量变互变的原理不难,但是分析出次序的变动也是一种量变往往是小伙伴们容易忽视的问题。

从寓言小故事可以看马哲原理。拔苖助长,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南辕北辙,本来要去南方,车子却上北去,多么没有方向感的人,多么愚蠢的人。

一叶障目,拿一片树叶就可以挡住别人看见自己,眼光太狭窄了,不实事求是,不唯物主义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