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馥闺(1935― ),潮剧花旦,澄海人。1952年考进三正顺潮剧团,在老艺人卢吟诗的培训下,打下花旦唱做的基本工。曾在《拾玉镯》中饰小玉姣。1954年广东省举行戏曲改革工作汇报演出,她饰演现代剧《海上渔歌》渔女橄榄一角,获大会的表演奖。她与萧南英同属花旦,但表演风格却不同。她擅演着彩罗衣旦中的口齿伶俐,天真无邪的村姑、婢女一类人物。调到省剧团后,她在《苏六娘》中饰婢女桃花,最为成功,体现她的表演风格。20世纪60年代初,转业到珠江电影制版厂工作。
这出戏现存的最早剧本是明代万历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现藏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潮州苏员外之女六娘在舅父家寄读,与表兄私订终身。苏员外趋炎附势,硬要将她许配给府衙杨师爷之子,六娘拒不肯嫁。杨师爷通过族长施加压力,六娘决定投江殉情。就在她即将投江的时刻,丫环桃花和船夫救了她,并帮助她与表兄一起远走他乡。
潮州荔浦人哇 潮汕有句俗语:“欲食好鱼金针鲳,欲娶雅牡苏六娘。”这句俗语源于潮剧《苏六娘》。 明代潮州荔浦有一户人家,姓苏,家道殷实。苏员外单生一女,取名六娘,生得美貌无比。自小寄读于西胪舅父家,与表兄郭继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终于日久生情,私订终身。 后来由于苏员外与饶平一户人家发生诉讼纠纷,得饶平县秀才杨子良文笔相助,方打赢了官司。苏员外为报答扬子良恩德,将女儿许配于他。这样,六娘与继春的爱情遂经受了波折。六娘是个贤慧女子,对待爱情也十分忠贞。当继春相思病重时,她毅然割股医治、安慰继春,使继春病危而得愈。后来在杨家逼婚甚急的关头竟以身殉情。明本的潮剧《苏六娘》还根据民间传说,写苏六娘死后因不甘心于阴阳隔别而返魂,与继春终成眷属。 苏六娘的故事,几百年来在潮汕民间广为流传。她美好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所以“欲娶雅牡苏六娘”这乡谚也流传了几百年。